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书仓网 >> 宋朝大官人 >>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炎宋皇报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炎宋皇报

炎宋日报,这倒是不错。陈初六心里想着,可日报那是一天一出,哪有那么多东西可刊?周报?旬报?

陈初六心中一明,拱手道:“陛下,既以炎宋为名,缀以日报恐怕难以媲尊,臣以为,或许可名为炎宋皇报?”

“皇报?”赵祯听了,仔细琢磨起来:“皇报,皇家报纸,既以炎宋为名,那自然应当是皇家报纸,妥切,妥切,顺理成章,就依了知应,翰林学士院的报纸,就叫炎宋皇报了!”

“臣这就为陛下研墨,请陛下提名。”陈初六走上前,指着那一块空白的地方道:“陛下,就是此处,写在这里。这一份报纸,将供在翰林学士院的报房之中。”

报名一出,整个京师都为之震动!

满朝官员心底都不服气,一个报纸竟然以国号为名,有尊为皇报,你好大的胆子?什么?是陛下亲自提名的?那好,那就当本官什么也没说。

春秋时报再畅销又如何?皇报一出,谁敢不买?买春秋时报而不买皇报,是不是瞧不起皇报?至公社论再厉害又如何?你这至公还能比天子更加至公无私?倒是有人定胜天这么一句话,可你敢公然用在这种地方么?

炎宋皇报名字一出,不服的人也只是心不服,嘴上那是不得不服。陈初六将苏涣提拔上来,又连韩琦等集贤院的学士,顺顺利利将这个炎宋皇报给办下来了。

但在这之外,朝廷又令大理寺设审报院,设知院官一至二人,详议官六人,皆以朝官充任。各期报纸发布之前,应当交给大理寺审报院断谳,若发现有谬误犯讳之处,则将其标记,然后关报大理寺,由大理寺定成文草上奏皇帝,再下中书审议。

这审报院的设立,本身并没有封驳之权,只有详审之权。而且一旦发现有谬误,则由大理寺直接上报给天子,由天子定夺,再下发中书审议。

这样一来,将责任层层分担了,在报刊上写文章的人,不用怕因为一点失误,被人揪住不放,招来家破人亡之祸,大约可以避免出现文字之狱了。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炎宋皇报也是如此。报名一事,将这份报纸的名声打响了,可陈初六的小九九,工商版的秘密,也很快被人发现了。

居然敢打广告?

以国号为名,又冠以皇字,这报刊的地位,可谓崇高无比。而你陈初六,竟然利用这种地位的报纸,为一些取巧求利的工匠商人广而告之。

堂堂皇报,满纸铜臭,撰报之人居心何在?真是太过分了!

世上腐儒还是很多的,这群人联合起来,坚决抵制炎宋皇报。他们的口号与主张,也不是直接抵制炎宋皇报,大抵是“奸臣乱政、清君侧”之类的话,只说这个主持办报的陈初六是小人,应当除掉。

对这些腐儒的抵制,陈初六满不在乎。有一个腐儒抵制,便有十个人反感腐儒的人来买炎宋皇报。何况炎宋皇报在三报之中,版面最多、纸质最好、字迹最清、干货最多,而价格却是最低!

无他,收了广告费而已。由于价格最低,不少商人还将这些报纸买去销往外地,根本用不着用官府的驿站来输送,省却了不知多少费用。在此之外,翰林学士院的报房还富裕了一大笔钱,用来给编辑、作者润笔。

不过,自从汴京时报被查封之后,开封府这一块地方,民间报刊在暗中十分盛行。最初变名叫什么汴梁时报、小汴京日报、开封时报、水卞日报之类的。凡是带报字的,都会被查封,于是又改名叫什么“汴京手抄”,“开封传纸”之类的。

屡禁不止,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民间确实有需求,而且这个需求很大,大到足以让商贩、工匠想尽办法去打擦边球。

但如今朝廷的官报一出来,这些民间报纸,就与官报形成了利益冲突。从上至下,下定决心查封民间小报,除了成书的之外,剩下的民间著作,几乎都被波及到了。这算得上是不小的损失,但也是前进路上不得不受的小伤。

还有一个好消息,民间小报的盛行,带动了百姓好学、好读书认字的风气。哪怕没义学,百姓们的识字率也大大提高了。一些简单的文字,自己的姓名,儒家经典中常出现的话,什么仁啊,义啊,百姓都知道了。

在汴京时报办报时,报纸下角标注了页码,使用的正是阿拉伯数字。这个被人发现之后,一些酒楼、客栈开始用这种十分简便的方式,而且一天比一天红火。有了这些基础,朝廷的三份报纸一出市场,便又造就了洛阳纸贵的局面。

朝廷即遇秋税、秋试,炎宋皇报作科举专题,而秋税一事,却有些麻烦。这个麻烦每年都有,百姓交税时,种了什么,就得交什么。某家三亩地,一亩豆子、一亩稻子、一亩小麦,那交税的时候,便要分三种来交。这对百姓而言,十分麻烦。

朝廷也难,储粮食时还要分开,如不分开,就得杂七杂八堆在一起,耗损极大。只是便宜了地方官府,他们虽然累一点,但可以搜刮好几次,中饱私囊。

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朝廷还铸造了大钱,这等于是往本来复杂的一件事里又增添了麻烦。再加上朝廷严令禁止京中诸仓收劣币、劣粮,那些地方官府,不会就此服软,而是会想尽办法压榨百姓,保住自己得到的那一部分。

于是三司使程琳提议,将诸多种类的田赋,合并为一种。百姓富余什么,便可以用什么来缴纳田赋,地方官府也是如此,什么富余便往京师缴纳什么,但不必是一种了。诸物价格不同,则按照朝廷拟定的折价汇算。

天子嘉纳此令,交给了三份报纸晓谕天下军民。陈初六则在炎宋皇报之上,点出了下面官府的几条应对之策。有的地方官,不论朝廷下有什么惠民之举,他都照办,但实际上却给你办歪,办得过火。

你说诸税汇一,那就将其中一种的税钱拔高,其余照收。或者看到当地缺少什么物品,价格很高,偏偏逼着百姓缴纳这个,弄得民怨沸腾。

可报上这么揭明了,各州县官员皆是肉疼:朝中有奸臣啊!

喜欢宋朝大官人请大家收藏:(www.shucangxs.com)宋朝大官人书仓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宋朝大官人最新章节 - 宋朝大官人全文阅读 - 宋朝大官人txt下载 - 星空没有云的全部小说 - 宋朝大官人 书仓网

猜你喜欢: 穿成破产大佬妻沈浪苏若雪最新更新神级龙卫刚刚鬼王的金牌宠妃星汉灿烂,幸甚至哉ABO垂耳执事完美人生沈浪免费窃天长兄如父想做姐姐的小狼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