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书仓网 >> 宋朝大官人 >>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办报之先行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办报之先行

天王山上,一处火器的校验场地内,四周被护卫把守得十分严密,而这些护卫也只能站在墙底下,背对着场地。除了曾公亮、丁度,便只剩下几个老匠人在此,还有陈初六好整以暇地坐在一旁喝茶,看着他们操作。

曾公亮为了铁管不爆裂,加厚了管壁,不过这样做了之后,倒是不像枪,而有点像炮了。陈初六在一旁看着,这个方向已经指明了,将来发展成什么样子,便不是他管的了。若真成了炮,那更好了。

一盏茶的功夫,天王山中响起一声巨响,四周的鸟雀皆是受惊腾空而起,附近的马厩中,马匹也惴惴不安起来。

“有点意思,不错,这个的确有点意思。”曾公亮看着那铁管前面被击穿的厚木板,连连称赞道:“若是摆出一排,一齐放出,迎面前来的马匹,不仅会被射伤,而且这震天的响声和烟火,也会震慑骑兵的士气。”

“铁管并未有多烫……”丁度亲自上前摸了摸:“铁管的厚度还可以降一些,这火药虽然性烈,但很快就烧完了,这厚度只要不被爆开就行。”

“此物有些笨重,另外还需填药、装弹,两到三人才可共用一支。但这只需在远战时用,一旦敌人接近,便可拔刀搏斗。”曾公亮点了点头,越想越觉得厉害:“此物若是成军,能攻能守,精度稍差,操练也没用,索性连操练的功夫也省了。”

“咳咳……”陈初六清了清嗓子,道:“二位将军,若觉得此物好用,那就多锻造一些,至少一百支以上。趁着这段时间,稍微操练一番,若果能成军,本官定表二位为枢密使。”

“不敢不敢。”丁度拱手道:“此物威猛,但越是威猛之物,我等便越不敢自作主张。要知道一旦传了出去,落到别人手中,那就是是祸不是福了……陈学士,下官二人这就写奏折上报朝廷,不知陈学士可愿联名?”

“有何不愿!”陈初六笑着道:“本官不要寸功,但却还有一个小条件,不知二位可能答应?”

“陈学士请讲。”

“本官手底下,有两个不成器的东西,想找一碗饭吃。”陈初六叹了口气,无奈道:“说起来,这件事还有些丢脸。为了这两个人,本官操了不少心,只因他们父母在本官手底下效命,而且丢了命,故而本官不得不帮他们。”

“陈大人的意思是想将他们安排在这天王山?”

“不错,这两人别的不行,倒是有一身力气,当个兵绰绰有余。若是放到塞外去,怕他们误了战机,杀了头还算小事,耽误了打仗可罪过不小。这天王山上,倒是个好去处,二位帮忙安排个打杂的事情便可。”

“唔……正好天王庙少了守庙的……”

“这就随曾大人、丁大人安排了。”陈初六笑了笑,这两个人当然不是什么不成器的人,反而是陈初六在冬季悉心教了三个月的人,将火枪以及用火枪打仗时,其中的一些奥妙说给了他们听。

只要将这两人安排在天王山,迟早有一天,曾公亮会忽然发现这钉子户天赋异禀,然后采纳他们俩的建议。

山上的事情差不多了,山下的事情也搞定了,于是陈初六下山来。等陈初六回汴京时,朝中的权力排位变成了如下:

首相王曾、次相李迪、参知政事晏殊、王随、三司使陈尧佐、程琳、薛奎,枢密使王曙、步司衙门枢密副使王德用,马司衙门枢密副使韩亿,殿前司知枢密院事石中立。放眼望去,焕然一新,又全是自己人了。

整个朝堂党争不再,效率大为提高。对陈初六而言,这便是如鱼得水,也是风云际会纵横四海的好机会。但陈初六在这大好时机,似乎仍在无所事事。

仗着身兼中书门下行走录事的差事,便在各个衙门里穿来穿去,到处骗茶喝,还弄了个中书门下名茶录,把刑部侍郎的名茶排为第一。结果人家都跑去刑部蹭茶,闹得刑部侍郎告病在家多日不来,等茶的热度过了,方才回来办事。

这其实并不是陈初六不做事,而是真的无事可做。朝局稳定,身为知制诰,没那么多诰书要写,昭文馆又是个闲差。陈初六所能做的,便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为办报造声势。看似他在到处闲逛,实则是有意无意的为办报讲利。

许久之前,陈初六便将办官报、兴义学的两条陈义,在翰林院中说过了,还提交给了赵祯。但当时的情况,实在是不利于陈初六做太多的事情。眼下局势有利了,陈初六便重提此案。

经过陈初六十几天的游说,朝中百官对办报一事也热衷起来了。办报不是为了印擦屁股的纸,办报是为了说话,向谁说话?向天下人说话。谁要向天下人说话?向天下人说什么话?

陈初六告诉百官,向天下人说“公正”二字。天下是天子的,不是百姓的,按理来说,什么事情只要告诉天子就行了,用不着告诉百姓。但公正二字关乎天下兴亡,却唯独与天子无关。只有平民百姓才要公正,达官贵人并不需要。

朝中公正之表率,便只有史馆、御史台、翰林院三者了。

御史台上有言事谏诤之责,下有纠劾文武官员之权,乃是朝中清正之表率,也是朝廷对外的口舌,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翰林院其实应当叫翰林学士院,掌撰文之事,还承办进士朝考、会试诸事,乃是天下文人仰望之地,也是诸位宰相必经之路。

史馆掌修国史,凡天地日月之祥、山川封域之分、昭穆继代之序、礼乐师旅之事、诛赏废兴之政,皆本于起居注、时政记,以为实录。修撰史书正是为了惩恶扬善,唯有公正,方能克绍其裘、继往开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这三个地方,原来史馆下置一报房,专门向外抄录邸报,邸报上记录诏令章奏之类,随时向地方传报。史馆不仅需要公正,而且自己本来就有一个报房,若是要办报,史馆为不二之地。

于是作为试点先行的办报三个衙门,便是翰林院、史馆、御史台三者。这三个衙门,不仅适合办报,而且时间充沛,都是清水衙门么。

喜欢宋朝大官人请大家收藏:(www.shucangxs.com)宋朝大官人书仓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宋朝大官人最新章节 - 宋朝大官人全文阅读 - 宋朝大官人txt下载 - 星空没有云的全部小说 - 宋朝大官人 书仓网

猜你喜欢: 穿成破产大佬妻沈浪苏若雪最新更新神级龙卫刚刚鬼王的金牌宠妃星汉灿烂,幸甚至哉ABO垂耳执事完美人生沈浪免费窃天长兄如父想做姐姐的小狼狗